感悟 | 高爾夫球運動中蘊含的智慧和哲理 作者:綠鷹管理員 在綠草如茵的球道上從第一洞走向第十八洞,自由自在地呼吸著郊野樹林草地上充滿的新鮮空氣,沐浴著溫暖的陽光,健步邁向目標。高爾夫運動的過程既是休閑也是游覽。 高爾夫球運動是一項非常紳士的運動,但同時,它的英文名字GOLF象征著“綠色(Green),氧氣(Oxygen),陽光(Light),友誼( Friendship)”,它成功的把享受大自然樂趣、體育鍛煉和游戲集于一身。 球場是一個高品味的社交場所,在彼此競爭的過程中建立起高尚的人際關系。友誼重于比賽的勝負,也是高爾夫運動所追求的高尚文明的最終目的。因而無論你在青山綠野的悠閑環境中打球或是打完18洞后到稱之為“第十九洞”的會所酒吧,你都有機會廣交朋友。 高爾夫球從休閑運動的角度來看,極有助于聯誼,在球場上可以邊打球邊談生意家;蛘邤⑴f,打高爾夫實際是一種派對(即交際性的聚會)。高爾夫的打球方式與良好的環境,使之成為比任何運動項目更易于以球會友的項目。 高爾夫球與其他運動有許多不同之處,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直接的對手。每個人其實都是在與自己比賽,所有的努力并不是為了戰勝別人,而是為了戰勝自己。 一個表面簡單和沉悶的游戲隱含了極其深奧的哲理。在球場上,我們看不到激烈的對抗場面和球手精彩的敏銳反應,但體會過這個運動的人都會感受到它確實處處展現著豐富的智慧。一場球18個洞,走完這個過程就好比人生的縮影。 看似最簡單,其實不簡單 不像其它球類有正手、反手等花樣,高爾夫運動要練習的只有一個姿勢,不同的只是要變換不同的球桿而已。所以,教練能教的很少,基本動作講完,就靠自己的練習和感悟了。 倉促的站姿很容易產生方向的偏移,而即使是很小的站姿方向錯誤都可能導致一次擊球的失敗,即平常人們所說的“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。因此,每個球友都深有體會,要打好這一個動作很不容易,它需要我們的身體非常協調地做到簡潔流暢。 把目標放在心中而不是眼中 高爾夫還有一點要做到的是,要把目標放在心中而不是眼中,如果要讓球按預設的方向前進,就必須做到在擊球的過程中不能抬頭看目標,只能把目標放在心里。因為頭好比是起著一個中軸的作用,即使有絲毫的偏移都會改變球的飛行軌跡,所以只要確保動作的完整,等整個擊球動作完成后才能抬頭,結果一定是完美的。 “快”即是“慢” 高爾夫的另一個違反人們思維習慣的地方是“慢”。球場上,即使是伍茲這樣的天才選手,偶爾也會有將球打進沙坑的時候,正如巴菲特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一樣。高爾夫球手除了要面對沙坑、水塘、叢林等各種障礙,還有克服失球后情緒波動對下一桿的發揮的影響。 可是,球場上普遍的奇怪現象是,為了急于看到結果,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揮桿把球打出去,然后又開始后悔自己沒有準備好。其實,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,可以準備好情緒和姿勢,有節奏有序地完成揮桿。 驅除雜念,從零開始 要打好球,我們必須有意識地練習專注和“從零開始”,頭腦里的念頭會經常造成我們的失誤,我們必須穩住情緒,不受任何干擾,清空所有念頭。因為你必須馬上面對的是下一個等著你的球。 嚴謹,但不能太認真 一位教練曾這樣形容:“手握桿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,要想象手里握的是一只小鳥,太緊會捏死,太松了會跑掉。”一直在品味和體悟這句話,在練習中尋找那種感覺,慢慢體會到,一個正確、放松、完整的握桿能夠令桿面在擊球的瞬間保持正確的角度,從而實現一個結實的擊球,令自己揮桿所產生的力量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。反之,一個不正確的握桿很有可能會導致擊球軟弱無力,同時會出現左曲或者右曲等各種我們最不想看到的擊球。 穩定大于一切 高爾夫運動還是一個很好的修煉性格的運動。球員的心態可以即時反映在擊球的效果上。 在高爾夫球場上,技術再好,功夫練得再熟,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心態,要打出好成績都是不太可能的。場上球手比的是看誰的失誤少,因此在判斷策略和選擇用桿的時候非常關鍵。 球場上的人性大暴露 有的人打球也許只是為了鍛煉身體,并沒有去思考太多。但我想,宇宙間的所有道理應該都是相通的,只是我們有沒有去觀察和悟到其中的智慧。 高爾夫在許多國家只是一項普通運動。與其說它是為富人而設的,不如說它是為喜歡挑戰自己的人設的。打過高爾夫球的人,為什么很難再對其他球類有興趣了呢?因為每個人最感興趣的其實是自己,與人競爭會有終點,當有一天你打敗所有對手時會很寂寞,但與自己的比賽則不同,它是無止境的。 如果我們有條件而又想有效地修煉心性的話,可以從打高爾夫球開始。我想它之所以讓那么多自恃聰明的人癡迷是有原因的,它不僅是一項運動,我們不妨慢慢去感悟它所蘊含的智慧和哲理。 |
||||
推薦產品
|
||||